365下载app(中国)官方网站

s
发布时间:2024-06-02 20:31:56

365下载app每经记者孙桐桐每经编辑孙磊我国已成为全球最大的新能源汽车市场,随着渗透率的提升,市场呈现出与燃油车时代截然不同的新消费趋势。《每日经济新闻》记者通过走访市场发现,当下新能源汽车消费者中,年轻群体崛起,其中女性消费者的力量不容小觑;直销模式更加透明简单,带给消费者更好的购车、用车体验,深受消费者喜爱;市场日趋“内卷”,价格战也愈演愈烈;自主品牌占据主导优势,插电混动车型日渐火爆。直销模式受青睐“和我以前买燃油车有很多不一样的地方,买新能源汽车很省心,不用跑那么多家4S店去砍价,价格都统一的,很透明,省去了很多环节。而且商场里有很多汽车品牌的门店了,平时逛街的时候就可以去看车,约试驾,不用跑很远的路。”上海一名新能源汽车车主向记者表示,线上订车,线下提车,所有流程进度都能及时查到,最重要的是不需要反复砍价,这种购车体验给他留下深刻印象。目前在新能源汽车圈流行的直销模式正是由特斯拉引进而来,被蔚来、理想等众多新势力品牌效仿,从而得以加速推广。新模式下,用户买车只需要3步:看官网,门店试驾,下单。而传统模式下,消费者却需要在不同的经销商之间询价、谈判,各种“尔虞我诈”。透明化的还远不止购车环节,在养车环节也会更加标准化、透明化,这对年轻消费者来说尤其具有吸引力。随着新能源汽车消费群体日益年轻化,他们对智能科技的要求也更加强烈。“我有一辆油车,开了五年了准备置换,正好政府有置换补贴,所以就考虑换一辆买新能源汽车。我们优先选自主品牌和新势力的车,科技感很足,辅助驾驶、车机体验都很好用。合资的纯电车型也有看过,不是很喜欢,感觉像燃油车改造的,几乎没有什么科技感。”上海一位消费者向记者表示。此外,以男性为主力消费群体的汽车行业正在悄然转向,汽车消费“她力量”已不容小觑,成为汽车市场新增长点,不少汽车厂商都在不遗余力地推出针对女性消费群体的汽车产品。例如,长城汽车旗下欧拉定位更爱女人的汽车品牌,于近期上市了2023款欧拉好猫,售价区间在12.98万~16.58万元,并在外观设计和多项智能科技配置升级上更针对女性市场。价格战愈演愈烈今年以来,降价似乎成了车市的主旋律,年初特斯拉就宣布Model3与ModelY双降价,最高降幅为4.8万元,随后小鹏、问界等一众品牌宣布降价。“降价潮”惠及消费者的同时,车企销量也得到提升,不过,也有不少消费者持币观望,期待更多厂商卷入“降价潮”,进一步压低价格。“目前2023款极氪001这款车优惠力度比较大,选装空气悬架的车型可以直接优惠1.1万多,只要31.68万元。车属于变相降价,因为2023款标配了去年两三万的配置,去年同样配置的车要34.7万了。”一位极氪销售人员告诉记者。实际上,电动车保值率低也是不少用户购买产品时普遍的顾虑,甚至有不少二手车商拒绝回收新能源汽车。为此,一些汽车品牌推出了官方二手车业务,例如蔚来、小鹏的官方二手车业务都已上线。极氪也在近日正式推出了官方二手车业务子品牌——极氪认证,每辆车都有专属二维码身份标识,通过“一车一码”生成专属数字化报告,包括车辆专业检测报告及车辆最新整备记录,准确还原车辆的前世今生。“确实有很多客户会担心贬值快的问题,毕竟现在换车周期也变短了,大家会担心开个两三年后贬值很厉害。其实,现在电池技术提高了,全行业的整车品质也提升了不少,这个问题会改善。我们自己有官方二手车业务,回收价格肯定高于市场价的。”上海某蔚来汽车销售人员告诉记者。自主品牌势头旺与燃油车时代不同,自主品牌已在新能源汽车赛道上占据主导优势。尤其在中高端产品阵营里,自主产品不断向上突破,例如,蔚来、理想、问界等强攻中高端市场,甚至抢走了一部分BBA的潜在客户。“原来看中的是沃尔沃S90和宝马3系,后来试驾了蔚来和理想,一下子觉得电动车真香,考虑到长途的便利性,决定下单了理想ONE,到现在开了一年多,体验很不错。”一位理想ONE车主告诉记者。相对于自主品牌及豪华品牌,曾经依靠燃油车称霸中国汽车市场的合资车企,在国内新能源汽车市场上的存在感较低。从当前的发展现状来看,2023年集中发力新能源将成为汽车产业共同的选择,各大合资品牌也加快了在电动车市场的排兵布阵。例如,正处于电动化转型中的丰田汽车,在推出bZ4X后,全球首款纯电轿车bZ3也已上市,售价区间为16.98万~19.98万元,新车基于eTNGA平台打造,采用比亚迪旗下的弗迪电机和磷酸铁锂电池,CLTC工况续航为616km。尽管纯电动汽车仍是新能源汽车市场的主力,但去年以来,插混车型强势崛起,产品选择更多元,市场竞争也更加“内卷”。乘联会数据显示,2022年,纯电动市场和插混市场同比增幅分别为83.4%和157.6%,插混市场的同比增幅几乎是纯电车型的两倍。从销量规模来看,上险数据显示,2022年国内插混市场的销量首次突破百万辆,同比增长136.8%,渗透率从前一年的2.6%提升至6.2%。平安证券预测,插混车型将成为2023年新能源汽车增长的最大动能,预计2023年10万~20万元插混车型销量有望接近纯电车,整体销量有望达310万辆。针对这一消费趋势,各大汽车品牌也开始加速投放新品,尤其是自主品牌在插混系统上加大研发力度,包括增程式技术路线也越来越被认可。例如,近期长安深蓝在上海发布的第二款产品S7,新车定位中型SUV,提供纯电动和增程式混动两种动力车型。比亚迪旗下插混车型在2022年同比增长247%,DM车型合计销量约94.6万辆,帮助比亚迪成为国内销量冠军。新华社北京7月12日电题:出口攀升产销两旺——我国新能源汽车产业迈向高质量发展新阶段新华社记者高亢、吴慧珺、吴涛今年以来,政策“组合拳”频出,持续激发消费潜力,助力新能源汽车产业蓬勃发展,上半年我国新能源汽车产销量实现同比稳健增长。产业结构加速升级,车企加快“出海”步伐,电动化消费潜力逐步释放。我国新能源汽车产业正在迈向规模化、全球化的高质量发展新阶段。产销稳健增长产销数据先抑后扬、部分车企降价促销、新举措陆续出台助力消费、出口屡创佳绩……今年以来,我国车市“一波三折”,新能源汽车成为备受关注的热词。中国汽车工业协会数据显示,今年1月至6月,我国新能源汽车产销量达378.8万辆和374.7万辆,同比分别增长42.4%和44.1%。在消费潜力有待释放、多重制约因素叠加的情况下,我国新能源汽车产销实现稳健增长,来之不易。记者从广汽集团获悉,上半年,广汽新能源乘用车销量达23.6万辆,同比增长108.5%。从3月起,广汽埃安车型已连续四个月销量超4万辆。产销两旺,出口形势喜人。中汽协数据显示,上半年,我国出口新能源汽车53.4万辆,同比增长160%。中汽中心中国汽车战略与政策研究中心产业政策研究部部长朱一方表示,近年来,我国新能源汽车产业规模优势、品质优势逐步显现,出口车型性价比普遍优于当地同级车型。“目前,比亚迪品牌汽车已出口至全球70多个国家和地区。”比亚迪集团相关负责人表示,去年全年比亚迪共出口乘用车约5.6万辆,今年上半年出口汽车已超7.4万辆。“上半年,作为车市亮点的新能源汽车、汽车出口和中国品牌延续良好发展态势。”中汽协副总工程师许海东表示,新能源汽车产销稳步增长,市场占有率已达28.3%。激发消费潜能近日,安徽省合肥市包河区漫乐城购物中心一楼,在江淮汽车新能源品牌钇为的展台上,一辆紫色新能源汽车吸引了消费者的目光。“智能、有趣、高颜值、透明底盘、车载小冰箱……”合肥市民陈小璐说,综合外观、配置和性价比,她决定入手一辆。“中国新能源汽车的创新设计和高性价比,逐渐赢得消费者青睐。”中汽中心中国汽车战略与政策研究中心绿色低碳研究部高级研究员刘可歆表示,如今,年轻一代更关注国货品牌,高颜值、个性化、科技感成为购车关键因素。刘可歆认为,更智能、更贴近新消费需求产品的出现,将催生更多新业态、新模式,成为促进新能源汽车消费的新动能。今年以来,相关部门密集发布相关政策,加强农村地区充电基础设施建设及运维,支持农村地区购买使用新能源汽车,消费潜力有望进一步释放。傍晚,安徽省黄山市祁门县金字牌镇金字牌村村民张国灿驾驶电动汽车行至金字牌中心供电所大院充电场站,准备充电。“每度电六七毛,方便又省钱。”张国灿告诉记者,近期,国网祁门县供电公司在金字牌镇先后建起两处乡村充电站,身边不少村民在计划购置新能源汽车。中国电动汽车充电基础设施促进联盟的数据显示,上半年,联盟充电基础设施新增144.2万台,同比上升18.6%。中汽协常务副会长兼秘书长付炳锋表示,截至2022年年底,我国千人汽车保有量为226辆,很多家庭还未拥有汽车。基于我国庞大的人口基数和资源禀赋,汽车市场仍有较大增长空间。“伴随新能源消费新趋势,市场增量或将逐步向三四线城市和乡村市场转移。未来,千人汽车保有量达到400辆完全可期。”他说。塑品牌补短板强创新近期,我国第2000万辆新能源汽车在广州下线,引发业界关注。业内专家认为,突破2000万辆,标志着我国新能源汽车在产业化、市场化的基础上,正在迈入规模化、全球化的高质量发展新阶段。“伴随产业前期发展,我国新能源汽车产业和品牌在电动化及供应体系建设、智能化技术创新、产品应用等方面已初具优势。”刘可歆认为,与头部国际品牌相比,本土品牌在资本积累、品牌价值、技术研发、全球产业布局等方面还存在一定差距。“产业发展过程中,难点、短板不可忽视。”付炳锋说,芯片、基础软件、关键材料等产业链发展短板问题显著。关键核心技术创新能力不强,产业转型带来的产能过剩及发展不平衡问题正在显现,仍需在高质量发展中持续破题。直面挑战,产业如何发展?“我们身处传统汽车向新能源智能网联汽车转型的重大历史机遇期。”广汽研究院院长吴坚表示,推动自主品牌高质量发展,科技创新是关键。据吴坚介绍,近年来,广汽持续加大自主研发投入,目前累计投入已接近400亿元,构建6000多人国际化研发队伍。超前探索多能源技术路线协同发展,加速布局“三电”等核心技术,实现全栈自研及产业化,混动专用发动机热效率达44.14%,目前世界领先。“智能化赋予新能源汽车前所未有的功能体验。”集度公司首席执行官夏一平表示,我国启动智能网联汽车准入和上路通行试点,将为汽车电动化智能化融合发展带来巨大机遇。刘可歆建议,主管部门应聚焦新型电池、芯片、操作系统、传感器等先进技术方向,加强政策引导支持;多措并举提升本土品牌竞争力;集中攻关产业薄弱环节,增强产业链供应链体系建设;提升自主创新能力,营造“走出去”良好环境。“未雨绸缪,提前布局。”付炳锋表示,加强现代化产业体系顶层设计,助力企业建立自主可控的产品技术体系,持续打造品牌力,将有利于推动我国新能源汽车产业稳健发展。

中新社北京2月11日电(记者闫晓虹)记者11日从中国汽车流通协会获悉,该协会发布2023年1月份“汽车经销商库存”调查结果显示:1月汽车经销商综合库存系数为1.80,环比上升68.2%,同比上升23.3%,库存水平位于警戒线以上。中国汽车流通协会表示,今年1月汽车销量开年走低,主要是受到去年12月份燃油车购置税减半政策和新能源补贴政策到期导致消费需求前置。1月份,多数厂家销量任务指标尚未下达,经销商促销意愿不强,终端优惠有所收窄,到店消费者观望新的政策动态和优惠活动,不急于购车。加之1月份春节假期,节前购车需求在去年提前释放,因此1月份销量环比和同比双降,但总体销量符合预期。2023年1月末,汽车经销商总体库存量低于去年12月底,但由于销量大幅下降,导致库存系数重回警戒线以上。根据测算,1月底汽车经销商乘用车总体库存量约230万辆。其中,高端豪华和进口品牌汽车库存系数为1.70,环比上升65.0%;合资品牌汽车库存系数为1.89,环比上升81.7%;自主品牌汽车库存系数为1.75,环比上升43.4%。中国汽车流通协会预计,2023年2月份汽车市场整体状况要好于1月份,主要原因一是节后车企将恢复生产节奏,经销商提车任务量加大,进入补库阶段;二是部分新款车型即将上市,吸引消费者;三是2月开学季,家庭购车需求上涨。同时,地方政府2023年新一轮促进汽车消费政策出台,目前郑州、无锡、沈阳、北京、天津等地发放了汽车消费券,上海则延续新能源车置换补贴。春节假期结束后,车市逐渐开始恢复,预计2月汽车市场乘用车销量将迎来上涨。(完)365下载app

作者最新文章

作者相关文章

热点推荐 欧洲杯开户平台|欧洲杯开户平台|欧洲杯押注app官网|欧洲杯线上体育买球|欧洲杯押注app官网|星空体育app|欧洲杯开户平台|欧洲杯押注app官网|欧洲杯下单app|星空体育app官方下载|星空体育官网登录入口|星空体育app下载|365be体育app提现|欧洲杯官网入口平台|365平台官网
返回顶部